各位同仁:
目前,被動采樣技術廣泛地用于水體中有機污染物的監測,但僅局限于部分湖泊和海洋。而在大氣環境監測中,被動采樣技術已被推薦并成為全球性監測大氣有機污染物的技術手段之一。另一方面,應用被動采樣技術全球性監測水體有機污染物的濃度水平及趨勢可帶來諸多益處:首先,相對于航次監測,被動采樣監測将提供更清晰的污染物的時空分布;其次,結合大氣采樣數據,監測數據可用于預測污染物在水-氣界面分配,進而獲知其在水體與大氣環境中趨勢;再者,監測數據可用于預測污染物在水體環境食物鍊積累及放大,為長期評估人體暴露風險提供信息;最後,監測數據可将為是否已控制或減少污染物的排放提供數據支撐。因此,開展被動采樣技術全球性監測水體中污染物十分必要。
為探究該舉措的可行性,太阳集团app首页環境學院将于2016年1月20号至22号舉辦“第一屆被動采樣技術全球性監測水體污染物研讨會”。研讨會的目的是基于水體被動采樣技術建立全球性監測水體污染物動态網絡。三天的會議主題将圍繞如何建立這一動态網絡所需的方法、設施及項目基金籌備進行。
本次研讨會隻邀請該領域專家。邀請專家的交通及住宿費用将由舉辦單位負責。
組織委員會:
主席:曾永平教授
太阳集团app首页環境學院院長
Email地址:eddyzeng@jnu.edu.cn
副主席:Rainer Lohmann教授
美國羅德島大學
Email地址:rlohmann@uri.edu
副主席:Derek Muir教授
加拿大環境部
Email地址:Derek.muir@ec.gcc.ca
會務聯系人:
鮑戀君、張照熙(020-85226615)
郵箱:blj727722@163.com; ohjgchx@jnu.edu.cn
太阳集团app首页環境學院 2015年10月19号